我們知道地標建筑指的就是在一個特定地區或城市內具有顯著地位和代表性的建筑物。它們之所以吸引人,或是因其有獨特的外觀,亦或是有著特殊的文化意義。此次安慶之行,我自然少不了要去打卡被譽為安慶市的標志建筑和象征,它就是立于長江沿岸的古塔之一振風塔。



眾所周知,安慶作為安徽曾經的省會,不僅風光秀美、人文薈萃,還是我國唯一由國務院單獨特批通過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古皖、戲劇、禪宗、桐城派等一系列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形成獨具特色地域文化的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而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中國重點寺院的“古萬佛寺”迎江寺就是其中之一,振風塔作為寺內一大亮點,可以說是到安慶旅游必去打卡的景點之一。



振風塔又名萬佛塔、迎江寺塔,坐落于位于長江之濱的安慶樅陽門外的迎江寺內,是迎江寺內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有“以振文風”之意。它始建于明隆慶二年,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磚石結構建筑,凈高約60余米,遠遠望去,白色塔身氣勢雄偉、挺拔秀麗,“塔影橫江”更是讓無數文人墨客流連忘返的安慶勝景之一,因此振風塔又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塔”,有“過了安慶不說塔”一說。



當我們抵達迎江寺前,首先便被門兩側的巨大鐵錨所吸引,據了解,民間傳說安慶地形如船,這兩個鐵錨是起到鎮固作用,防止安慶城隨江東去,而寺里的振風塔就是船的桅桿。



當我們駐足塔前,近看之下,高聳入云的古塔則更顯巍峨壯觀,讓人忍不住為這長江流域規模最大、最高的七級浮屠感到震撼。沿著狹窄的石階通道盤旋而上,沿途可見眾多佛像碑刻等文物遺存,它們不僅保存完好,且內涵豐富、刻畫精美,極具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而且相較于之前登過的大雁塔等古塔,振風塔顯得不僅采光更好,且在結構設計上更為奇特,尤其在登塔路線上采用的獨特迷津設計,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就好比明明感覺三層入口就在二層出口旁邊,卻非要繞塔走一圈,而迥異多變的塔門設計,以及不時出現的反時針方向螺旋踏跺,真的很容易讓人找不到北。



據說當年日寇侵犯安慶時,就是因為振風塔那獨特的迷津手法,才讓藏于塔內的一些珍貴的史料、書籍,免受日軍的荼毒。由此可見,振風塔不僅反映出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多彩多樣,還彰顯了古代先輩們那高超精湛的建筑水平,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今天的振風塔,依舊是長江航道上一處重要的標志,發揮著導航引渡的功能。當然,更多的是被它獨特魅力所吸引的慕名游人。登上塔頂,可將方圓數十里的絕美風光盡收眼底,尤其那“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壯麗與豪情,更是讓人陶醉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