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近日透露,印度提出了一項旨在推動本土稀土磁體生產的計劃,并已引起多家大型企業的興趣。印度政府計劃為生產稀土磁體的私營企業提供高達250億印度盧比(約合2.9億美元)的激勵措施,旨在減少對中國稀土磁體的依賴。此類材料對于和風力渦輪機制造是必不可少的。
印度億萬富翁Anil Agarwal旗下的礦業巨頭韋丹塔集團(Vedanta Group)、 Sajjan Jindal領導的JSW集團以及電動汽車零部件制造商Sona BLW精密鍛造有限公司等都對該計劃表現出濃厚興趣。

圖片來源:Sona Comstar
知情人士稱,該政策藍圖可能很快提交印度內閣審批,并表示,該計劃的最終支出仍有待內部磋商,金額可能會有所變動。
當前,中國控制著全球約90%的稀土加工業務,并在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中收緊了稀土出口管制。這擾亂了包括在印度企業在內的全球汽車制造商的供應鏈,此后印度正加速推進稀土磁鐵產業的布局。
一份政策提案顯示,印度計劃在七年內支持3至4家大型企業,利用本土開采的原材料生產約4000噸釹鐠磁體。
根據擬議的規劃,印度政府將邀請企業競標500噸至1,500噸的稀土年。提案顯示,制造商要獲得生產資格,必須符合嚴格的標準,包括最終產品價值的一半必須來自本土生產的釹鐠氧化物——這是制造高性能磁體的關鍵原料。到生產的第五年,本土采購要求將提高至80%。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計劃將設立兩年籌備期,待正式投產后分五年階段落實激勵政策。隨著電動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印度政府擬對每千噸產能投資最高60億盧比。
對于上述報道,韋丹塔集團的一位發言人在電子郵件中表示:“我們對稀土磁體制造的興趣源于其對綠色技術的戰略價值。”他還稱,這些礦產“正迅速成為全球影響力的新杠桿”。
印度重工業部和JSW集團未立即回復尋求置評的電子郵件。
Sona BLW公司首席執行官Vivek Vikram Singh表示,生產磁體將有助于保障該公司的供應鏈。Singh還稱,該公司可能還會尋求與一家公司合作開發磁體技術。據悉,Sona BLW是印度最大的電動汽車牽引電機制造商之一。
印度重工業部長H.D. Kumaraswamy上月在新德里的一次活動中表示,印度正考慮為稀土磁體制造商提供激勵,但未作詳細說明。
盡管印度政府推動稀土產業發展的努力與全球趨勢一致,但其預算有限,而發展目標卻極具挑戰性。從礦山開發到加工廠建設往往需耗時數年,且核心工藝技術仍高度集中在中國手中。
盡管名為“稀土”,但稀土從地質角度來說并不稀有。然而,對其進行經濟開采卻十分困難,且由于其濃度低并與放射性元素相關,往往會帶來環境風險。
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尋求通過國內生產或海外項目來提高,但這些努力仍處于初步階段。印度國有企業 Khanij Bidesh India Ltd.正牽頭在拉丁美洲獲得采礦權,并與阿根廷、贊比亞和澳大利亞等國進行談判。
知情人士稱,目前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在印度生產磁體幾乎是不可能的。必要的氧化物由印度國有稀土有限公司(Indian Rare Earths Ltd.)供應,如果沒有資本投入和運營補貼,該行業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將為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