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野車的歷史里,越野與智能豪華一直是并行卻很少交匯的軌跡。大多數品牌在開發時都會把精力放在機械性能和極端環境適應上。

直到全新坦克500智享版出現,這條分界線第一次被徹底打通。8月11日,全新坦克500開啟預售,Hi4-T/Hi4-Z分別為36萬元和38.88萬元。坦克500智享版的出現,讓“可城可野”建立在越野與智能補齊后的新起點。
激光雷達、高階智駕、8295座艙、紅外雷達,這些常見于高端城市SUV的硬件,被完整地移植到一臺全尺寸越野車上,并且做到標配。這不僅改變了越野車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邊界,也讓坦克品牌的市場口徑被大幅拉寬。
坦克500的驗證周期憑什么多一倍?
在全新坦克500智享版上,“智駕+冰箱彩電大沙發” 這類配置更多出現在理想L、問界M這樣的城市SUV里的配置,第一次在越野車上成了標配。雖然表面上看是配置升級,但背后藏著的是比造車更漫長的持久戰。

同樣一顆激光雷達,裝在城市SUV上,面對的是高架、隧道、立交,那裝在越野車上,要經受的是高頻大幅的振動、糅雜石粒的沙塵、動輒100度的溫差……這些「越野」中可能或較小幾率才能碰到的場景,讓坦克500的智能座艙和高階輔助駕駛的開發驗證周期,比城市SUV足足多了一倍。
與此同時,這次坦克500的智能硬件直接拉滿,英偉達智駕芯片、高通8295P座艙芯片、紅外雷達全都有,可真正的難點在于標定。在發布會后的采訪中,坦克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1月份拿到試制車,軟件鎖版的狀態持續了將近8個月,所有的功能都要從零開始對越野環境進行適配。
激光雷達和很多傳感器的位置更高,意味著感知數據要全部重采。為此,坦克專門增加了30臺數據采集車,每一臺都按量產標準打造。AEB和NOA的驗證過程又一次次推高成本,比普通SUV多出五輪驗證,每一輪都是場地、設備、團隊全員進場。此外,負責坦克500開發工作的工程師還透露,未來坦克還將重新標定2英寸升高的坦克500車型,來滿足消費者對坦克500輕量化改裝后的需求。這等于再打一場持久戰,即使車輛已經SOP,坦克500的負責人眉頭依然緊鎖,他覺得還有許多的驗證環節還需要做。

但對于這輛坦克500更復雜的是,在Hi4-T和Hi4-Z兩套動力系統上的完全不同的智能輔助策略。由于Hi4-T的多檔位設計,需要把動力特性與高階輔助駕駛的控制邏輯深度匹配,否則在復雜路況下就是明顯的頓挫。坦克要做的,是讓動力和智能像變速箱與發動機一樣無縫銜接,這種工程量,普通城市SUV從未經歷過,也正是這些復雜與堅持,最終是為了讓一套智能系統,在塵土、亂石、泥濘、陡坡這些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場景中,也能穩定、可控、可信。

同樣,大家已經見怪不怪的「冰箱彩電」,即使是車規級,也會劃分為「普通級」和「越野級」。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冰箱洗衣機不要傾斜太大的較大,這樣會影響電機和壓縮機的壽命。
那么在越野過程中,河谷的搓板路、戈壁的碎石路、沙漠的細沙以及陡坡、懸崖、大傾角側掛,甚至于在越野中遇到的飛車落地沖擊、大幅度交叉軸和大角度攀爬,這些可能對于一輛城市SUV來說這輩子都不會見到,但是這都是坦克經常或者常駐的場景。
這要求冰箱壓縮機必須在這樣的機械環境下穩定工作,固定支架和螺絲面對多角度應力時要抵御長時間疲勞,冷凝片要在高濃度的沙塵中持續運行;也要求經過零下30度的埡口、再到零上60度的沙地穩定運行。

冰箱彩電只是一個縮影。無論是智駕傳感器、四驅系統還是舒適配置,坦克都用同樣的過度開發和過度驗證,確保它們在不可預測的越野環境中保持原有性能。城市SUV上的配置放到這里,如果不重新設計和驗證,早就會出現問題;而坦克500要讓它們在極端環境中維持同樣的表現,這才是它的工程底色。
當你用中大型SUV的視角看坦克500時,它和競品的差距,往往藏在這些肉眼看不到的細節里。表面上是同樣的功能,背后是完全不同的開發體系,這也是它在市場里能形成長期競爭力的原因。
坦克500第一次“全場通吃”
過去的坦克500,就像一個在細分市場里稱王的冠軍,越野標簽足夠硬核,但當消費者真的拿著這個標簽去對比時,會發現可選的競品寥寥無幾,市場像一條窄河,流量不大但水很深。越野愛好者會直接被吸引過來,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標簽太專太垂了,離自己的生活有點遠。

現在的坦克500,把自己推上了一條更寬的河道。智能化短板的補齊,讓它第一次能用中大型SUV的標準去接受審視,這等于把營銷漏斗的頂端撐大了幾個量級,不只是越野發燒友,連日常用車的人群也被囊括進來。
頂端越寬,進入決策漏斗的人就越多,而在篩選的中段和底端,坦克500依舊保留著自己原本的長板:機械素質、四驅能力、通過性。坦克500在補齊短板之后,越野的長板會變得更加鋒利。

理想L系列、問界M系列的客群,過去看坦克可能只會覺得「硬派、粗獷但不夠精致」。現在他們能看到的,是和自己熟悉的智能交互、情緒化配置平行的體驗,而且是在一個越野平臺上實現的,同樣的大屏、語音控制、輔助駕駛,但背后是機械四驅、低速扭矩放大、后鎖。
從價位對標的BBA則是另一種景象,豪華品牌的年款換代節奏很快,可除了年份,產品的機械和智能表現依然保守、依然傳統。坦克500的升級,讓它不僅在價格上有競爭力,還在體驗層面提供了傳統豪華品牌不愿觸碰的領域,比如第一梯隊的智駕、第一梯隊的配置。

那么新能源市場里,存在一群渴望越野卻吃不了苦的人。戶外的臟亂差、體力消耗、機械風險,讓他們寧愿隔著屏幕看別人翻山越嶺。坦克500用智能化和舒適配置降低了越野的門檻,把「不敢去」變成了「可以試試」,讓越野變成一次可控的冒險,讓憧憬越野的人更加憧憬。就像發布會上,坦克品牌執行副總經理谷玉坤說的那樣,坦克是他們拓寬人生邊界的“第一張門票”。

當然還有那群已經把越野當作信仰的人,他們會因為坦克500的升級變得更狂熱。對他們來說,不是換了一輛更舒服的越野車,而是多了一臺在長途穿越中既能對抗惡劣環境,又能給自己提供舒適享受的機器,這種組合目前還沒有替代品。
坦克500是一個能橫跨多個賽道的全能選手,它既能保住原本的硬核標簽,又能進入更大的消費人群視野。補齊短板之后,長板才真正顯形,這就是它從「只打一個位置」到「全場通吃」。
坦克要全面開花
坦克正在走向一個很少有中國品牌敢嘗試的路徑——全面開花。
銷量數據顯示,坦克的市場版圖正在發生質變。今年上半年坦克300以40041輛的成績,接近品牌整體銷量的50%,這是硬派越野在中國市場第一次以如此穩定的節奏進入主流消費視野。坦克300的成功路徑很清晰,用“鐵漢柔情”的人設,讓越野可以兼顧家庭、情感和日常通勤的多功能伙伴。

但真正改變品牌走向的,是坦克500新能源,上半年累計20309輛的銷量,占比已接近25%,它沒有重復坦克300的打法,而是切入了一個更復雜、更大的棋盤。坦克500具備了城市SUV的智能體驗,也保留了硬派越野的通過性,這種“可城可野”的特質,使它不再局限于越野車的對標名單,而是能同時參與四個完全不同人群的選擇。
在過去的越野消費邏輯里,市場的漏斗頂端是小的,因為可對標的競品不多,潛在人群有限但坦克500把漏斗的頂端做大了。現在的產品力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是一臺能在日常通勤、城市休閑和長途穿越之間無縫切換的車;對于市場而言,這是一個能在四個不同細分市場同時伸手搶份額的玩家。

更重要的是,坦克并不滿足于在兩個爆款之間切換火力,品牌規劃已經在往更寬的維度延伸能越野的MPV,就是要在另一個看似與越野無關的領域,重構產品的價值認知。就像Jeep在牧馬人之外推出大切諾基,把圈外人拉進越野的世界。而接下來規劃中的MPV越野版,將再造一個幾乎空白的場景:高端家庭+戶外休閑+長途,把原本互不重疊的市場區隔打通。
就像今年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么有人愿意花22萬買工業空調,因為他們的參考系停留在1999元的家用空調。坦克正在做的,是把這種認知差拉到最大,讓用戶看到,越野車可以是進城,甚至MPV也能進入越野的語境。

如果坦克500最終像坦克300一樣,成為一個細分市場的絕對標桿,那帶來的就不只是銷量的簡單疊加,是多種產品性格在不同價位區間的全覆蓋。坦克300用“鐵漢柔情”占領了硬派越野的情感高地,坦克500用“可城可野”切入了更廣泛的中高端市場。

當兩個截然不同的產品心智同時在用戶腦海中生根,坦克品牌的市場邊界,就不再是競爭對手設定的那條線,而是它自己主動推開的那一大片空白地帶。